報告題目: 樹輪記錄的西北地區環境變化
主 辦:福州大學研究生會
承 辦:福州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研究生會
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系
報告人簡介:
勾曉華,女,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近年來主要從事樹木年輪學、氣候學和生態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我國西北地區開展了系列的氣候變化及生態響應,以及樹木生長的生理生態觀測過程研究。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了160余篇研究論文,其中SCI論文90余篇,同時出版了《祁連山生態系統科考報告》和系列《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綠皮書,在國內外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先后多次到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交流訪問,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國際合作研究。同時擔任中國地理學會副秘書長、教育部地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學學位辦地理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和中國生物地理學會副主任委員等系列學術任職。
報告摘要:
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占我國國土面積的近一半左右,生態系統脆弱,對氣候變化敏感,是全球變化研究的熱點區域。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區域氣候發生了顯著性變化,對該區的生態系統造成了深刻影響。為研究西北地區的氣候變化歷史、現狀及其影響,勾曉華教授團隊利用樹輪等研究手段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利用樹輪資料重建了過去千年來西北地區干濕變化、溫度變化和黃河源區的水資源變化;研究了氣候變化對該區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發現祁連山青海云杉近二十年來生長加快,碳儲增加,林線上升。同時通過大量的觀測研究,揭示了研究區樹木生長的生理生態過程,發現溫度是樹木生長的主控因子,而降水決定了生長季的結束。